发布时间:2024-11-28
浏览次数:106
随着冬日寒意渐浓,夜间泡脚成为了广受欢迎的养生方式。对于健康人群而言,泡脚无疑是一种享受,但对于糖尿病足患者来说,泡脚则需格外谨慎。并非不能泡脚,而是必须讲究方法,因为不当的泡脚方式可能导致烫伤和感染,进而诱发糖尿病足,严重时甚至面临截肢的风险。
那糖尿病患者冬季如何泡脚呢?
1.观察足部是否有伤口
在泡脚之前,先观察一下足部是否有伤口,再看脚的颜色有没有明显变紫,观察一下足部畸形处,足趾缝间,足底,足部皮肤是否完好无破损,不易看到的地方可以借助放大镜或者镜子来查看,如果足部存在伤口,最好先不要泡脚。因为在泡脚后,有可能会继发细菌感染。此时,最好及时到医院进行处理,切勿因为自身疏忽大意而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。
2、控制好水温
糖尿病患者的末梢神经都会有不同程度的迟钝问题,对水温的感应能力不太灵敏,所以,如果水温过热,容易造成脚步受伤,并且糖尿病人足部受伤后不容易恢复,很容易发生感染,产生严重后果。因此,泡脚水的温度一定要控制好。
3、控制好时间
每次泡脚持续的时间并不是越久越好,最好不要超过十分钟。尤其有心脑血管疾病患者、体质虚弱者等泡脚时间更是宜短不宜长。正常人泡脚水温在40℃左右会很舒服,但这个温度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是很危险的。若糖尿病患者合并周围血管病变会导致末梢血液循环障碍,使热聚在足部不容易疏散。此外,有周围神经病变的患者对温度不敏感,难以准确地试出水温,其热反射减弱,足部触及烫水不能及时撤离,极易被烫出水泡。因此糖尿病患者泡脚水温要比常人低,以37℃为宜,可以在泡脚前用水温计测量温度,以免发生烫伤。
4、不宜饭后泡脚
过饿过饱的时候均不宜泡脚,这时泡脚会导致血液聚集在足部,胃部分布的血液量会降低,影响胃部消化功能,造成胃部不适。泡脚的时间在晚上睡前最佳,此时温水泡脚,促进体内血液循环,能够缓解一天的疲劳,并且帮助患者提高睡眠质量。
5、泡脚完毕要擦干脚部
泡脚后一定要用柔软的毛巾把足部擦干净,最好选用白色或浅色的毛巾,这样做方便发现足部是否有血迹或者脓迹。趾缝之间也要仔细检查,如果没有擦干净,可能会导致局部感染出现。在足跟周围可以涂抹一些护肤保湿用品,防止皮肤干燥引起皲裂。而趾缝之间不宜涂抹护肤品,以免涂抹不均匀造成趾间潮湿而引起真菌感染。
以上就是糖尿病患者在冬季泡脚时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。糖尿病人在泡脚时一定要注意,如果病情较为严重的话,不要盲目进行泡脚,一定要先诊治之后,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,否则不但达不到养生疗效,还可能使使病情加重,引发更为严重的后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