警惕!冬季四种高复发疾病:脑卒中、糖尿病等危害严重

发布时间:2025-01-10

浏览次数:105

据统计,冬季心脑血管疾病、消化道疾病、糖尿病及呼吸道感染的发病率显著上升,其中超过50%的就诊患者为旧病复发。因此,特此提醒大家在冬季要加强防寒保暖,预防旧病复发。

一、脑卒中

据统计,约有70%的脑卒中患者会在冬季发病。冬季容易发生脑卒中主要是因为气温低,人体受到寒冷刺激后,全身的毛细血管收缩,血液循环的外周阻力增大,左心室和脑部负荷加重,引起血压升高,促进血栓形成,或使原本脆弱的脑血管破裂而引起脑出血。

应对措施:

对于患有高血压、高脂血症、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人群,冬季保暖尤为重要。应及时增添衣物,睡前可用热水泡脚,以促进血液循环。另外,在天气寒冷时,尽量减少外出,如需外出,务必穿戴足够的保暖衣物,以防止寒冷刺激导致血管收缩。

老年人是冬季脑卒中的高发人群,应格外关注他们的健康状况。一旦出现头晕、头痛或肢体麻木等症状,应立即就医,以免延误治疗。此外,保持情绪稳定,避免过度紧张和焦虑。在饮食上,应多吃低脂、低盐食物,以降低血压和血脂水平,预防脑卒中的发生。

二、慢性支气管

冬季天气寒冷,气压变化大,容易导致支气管黏膜的血液循环障碍,平滑肌收缩,呼吸道分泌物排出困难,以及机体抵抗力降低。这些因素为病毒或细菌入侵创造了条件,因此冬季容易导致慢性支气管炎的加重。

现代科学研究证实,寒冷的气候会使人体血液中的淋巴细胞数量相对减少,免疫能力下降,容易受到感染。支气管炎是冬季中老年人的常见病,多因急性支气管炎未及时治愈转变而成。

应对措施:

积极预防感冒,以防止急性支气管炎的发生。若不幸患上急性支气管炎,应积极治疗,并随季节变化及时增减衣物,避免受凉。

多吃一些高热量食物,如鱼、蛋、禽、瘦肉等,以增强身体抗病能力。同时,务必杜绝烟、酒。冬季室内空气湿度相对较低,可适当洒水或使用加湿器来提高室内湿度。

冬季室温最好保持在20℃左右,以避免因室内外温差过大而引发感冒或加重病情。冬季经常出现大雾天气,空气中可能含有大量烟尘和其他污染物。此时,应关紧门窗、减少外出,以免诱发和加重疾病。若必须外出,请佩戴口罩等防护措施。

三、胃病

冬季节气温较低,是胃病高发或复发的季节。因为肠道对寒冷的刺激比较敏感,冷空气刺激胃酸分泌增多,就会引起胃病。当受凉的时候会导致自身的免疫力下降,导致出现各种疾病,比如胃病、上呼吸道感染等。

应对措施:

在日常生活中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,饮食方面要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,同时要注意细嚼慢咽,避免暴饮暴食,这样可减少胃病的发生并加重病情。平时要保持愉快的情绪,避免精神过度紧张。胃病本身就是这样,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保护胃黏膜、抑制胃酸的药物,对病情恢复有很大帮助。

四、糖尿病

糖尿病的发病与季节变化存在着密切的关系。通常,人体在冬季的血糖水平会比春秋两季要高,且更难于控制。这一现象的原因在于,寒冷环境会刺激人体的交感神经,使其处于兴奋状态,进而促使儿茶酚胺的分泌增加,导致血糖水平上升。

此外,冬季人们的食欲普遍增强,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,过量进食极易引发血糖升高。值得注意的是,部分糖尿病患者在冬季还会出现皮肤瘙痒难耐的症状,这通常是由代谢障碍所导致的。同时,冬季也是糖尿病患者足部病变的高发期,需要格外留意。

应对措施:

冬季,糖尿病患者应更加重视血糖的监测工作,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有效的治疗,以确保血糖控制在合理范围内。

为了缓解因代谢障碍引起的皮肤瘙痒,糖尿病患者应注意保持皮肤清洁,避免感染。冬季是呼吸道感染的高发季节,糖尿病患者应经常开窗通风,保持室内空气新鲜,同时注意个人防护,避免感染。

糖尿病患者应注意脚部保暖,选择透气性好、舒适的棉袜穿着。睡前可用温水泡脚,以促进血液循环,但需注意水温不宜过高,以防烫伤。同时,定期检查脚部状况,及时发现并处理足部病变。